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,减少污染,固定敷料和协助止血,包扎的种类有绷带包扎法、三角巾包扎法和便捷材料包扎。
一、绷带包扎法:
1、环形包扎法:多用于手腕部或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。
2、螺旋包扎法:适用于上下肢粗细不同处的外伤。
3、8字包扎法:适用于包扎屈曲的关节,如肘、膝关节外伤
4、回返包扎法:适用于包扎有顶端的部位,如头顶、断肢残端等。
二、三角巾包扎法:
1、头部包扎法;
2、头部风帽式包扎法;
3、面部面具式包扎法:常用于面部烧伤或较广泛组织伤,包扎后在相当于眼、鼻、口处,各开一小孔,以便观察;
4、腹部包扎法:发现腹部内脏脱出时,不能送回腹腔,以免引起腹腔感染,可将脱出的内脏先用急救包或大块敷料覆盖,然后用换药碗等扣住,再用三角巾包扎;
5、前胸部或背部包扎法:在背部创伤时,底边打结应放在胸部;
6、燕尾三角巾单、双肩包扎法;
7、臀部包扎法
8、上肢包扎法;
9、手、足包扎法。
三、便捷材料包扎:
就地取材,如毛巾、床单撕成条形,利用最便捷的方法,采取最快的速度,对伤口或伤肢进行包扎。
参考资料:[1]沈洪,刘中民.急诊与灾难医学.第2版[M].北京.人民卫生出版社.201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