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中的矿物药主要是指纯天然矿物药,其特点是体积小、易吸收、疗效好、副作用少等,中药中的矿物药的种类比较多,一般包括含砷矿物、含镁矿物、含铁矿物、四环素族药物、抗生素类矿物、杂类矿物等。
1、含砷矿物:如土茯苓、猪苓、关木通等,含有五倍子酸毒素、薯蓣皂甙元、半乳糖、葡萄糖酸钙等成分,如果过量服用,可能会出现头痛、肢痛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等药物中毒症状;
2、含镁矿物:如珍珠母、杏仁中的镁成分,也称为镁盐,长期过量服用会出现腹泻、腹痛、恶心、头痛、乏力、镁中毒等症状;
3、含铁矿物:如硫酸亚铁、葡萄糖酸亚铁等,这类矿物药中含有大量的铁,比如硫酸亚铁、右旋糖酐铁等,如果长期服用,可能会出现铁中毒的情况;
4、四环素族药物:如土茯苓、牛黄、金银花、木通等,含有四环素族药物,也称为土霉素,容易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胃肠道反应,如果长期服用,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;
5、抗生素类矿物:如万古霉素、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、头孢氨苄等,抗生素类矿物药中都含有此类成分,长期服用,可能会造成肾脏损伤;
6、杂类矿物:如珍珠母、琥珀、熊胆、金樱子等,均属于杂类矿物药,药性寒凉,长期服用,可能会造成腹泻等症状。
在使用中药时,要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,如果在服用中药后出现了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